背景技術:
軸套是套在轉軸上的筒狀機械零件,是滑動軸承的一個組成部分,且軸套與軸承座一般采用過盈配合,而與軸采用間隙配合,并通過鍵卡置連接。現(xiàn)有的軸套在與軸套連接之后沒有任何固定其位置的裝置,導致在軸的一端加工出直徑小一端的安裝軸,并在安裝軸套之后用螺母限位固定,不僅加工工序麻煩,而且只能向另一端的方向調(diào)整位置,且每次只能有一個固定位置,使用起來麻煩而且耗費時間。
榮豪管業(yè)(怒江市分公司)堅持以共同發(fā)展、成長、共贏,創(chuàng)造價值;一切以客戶的價值為根本;用感恩的心做人,用高質(zhì)量 鍋爐管贏的尊重! 竭誠歡迎新老朋友蒞臨我公司考察指導,并愿建立長期合作關系,我們將提供熱情的服務 熱誠為您服務!
【 附圖】
【附圖說明】
[0017] 圖1是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結構示意圖。
[0018] 圖2是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加強套外形為方形的結構示意圖。
[0019] 圖3是本實用新型提供的軸體和加強套的外形分別為方形的結構示意圖。
[0020] 圖4是本實用新型提供的軸體的外形為方形的結構示意圖。
[0021] 圖5是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剖視結構示意圖。
[0022] 圖6是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另一視角剖視結構示意圖。
[0023] 圖7是圖1的仰視結構示意圖。
[0024] 圖中,軸套體1、正方形配合孔2、加強筋3、加強套4、條狀凸體5、從動軸體6、連接孔 7、弧形凸面8、扇形盲孔9、環(huán)形導向錐面10。
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,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
作進一步詳細描述。以下實施例用于說明本實用新型,但不用來限制本實用新型的范圍。[0009]如圖1所示,本實用新型的新型軸套,包括管狀主體I,主體內(nèi)壁上設置有 凹槽2、第二凹槽3和第三凹槽4,主體壁上設置有 通孔和第二通孔,并在 通孔處設置有 封蓋5 ;第二通孔處設置有第二封蓋6 ; 通孔與 凹槽連通;第二通孔與第二凹槽連通; 凹槽和第二凹槽通過第三凹槽連通,并在 凹槽、第二凹槽和第三凹槽內(nèi)均設置有電加熱絲7 ;這樣,可以通過向 通孔和第二通孔內(nèi)攝入潤滑油,潤滑油自 通孔和第二通孔分別進入 凹槽和第二凹槽,從而整體對轉軸和軸套之間起到潤滑作用,且不用拆下即可,使用簡便并有效保障了使用壽命,而且增加了電加熱絲的設計后,再準備啟動轉軸前,可以通過打開電加熱絲預熱,將潤滑油液化后打開轉軸,從而防止了轉軸和軸套摩擦受損。本實用新型的新型軸套, 凹槽和第二凹槽平行設置在主體內(nèi)壁上。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(yōu)選實施方式,應當指出,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,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原理的前提下,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變型,這些改進和變型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。
如圖1和圖2所示,在左、右軸套12配合的位置設置有延伸部2,環(huán)形槽13也是貫穿過延伸部2的,延伸部2沿左、右軸套12的徑向向外延伸,延伸部2的厚度與左、右軸套12的厚度相似,延伸部2在軸套本體1上一共設置有四個,且左、右軸套12各為兩個;左軸套11和右軸套12的延伸部2上貫穿設置有螺栓孔,螺栓孔上螺紋配合有固定件34,固定件34為螺栓,通過螺栓與螺栓孔的配合,使得左、右軸套12相互固定。
如圖1、圖3和圖4所示,環(huán)形槽13內(nèi)設置有陶瓷襯套14,陶瓷襯套14是半環(huán)形的結構,且通過陶瓷制成,陶瓷襯套14在延伸部2的位置也沿自身的徑向向外延伸有卡接部21,卡接部21與陶瓷襯套14一體形成,卡接部21的厚度與陶瓷襯套14的厚度是相同的,在陶瓷襯套14與環(huán)形槽13配合的表面均勻分布有卡嵌塊32,卡嵌塊32的形狀呈L型,在環(huán)形槽13的表面設置有與卡嵌槽31,卡嵌槽31的形狀也呈L形,該卡嵌槽31的寬度大于卡嵌塊32的 寬度,從而通過旋轉陶瓷襯套14使得兩者之間實現(xiàn)固定,卡嵌槽31和卡嵌塊3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