隨著大數據、物聯網、智慧城市等新型產業(yè)發(fā)展帶來行業(yè)的契機,盛世東和金屬材料銷售(黔東南市分公司)始終以前瞻的眼光,緊跟時代潮流,堅持以專業(yè)化的發(fā)展戰(zhàn)略,專注技術與應用不斷開發(fā)適合客戶需求的新 不銹鋼裝飾管產品;務實守信,開拓創(chuàng)新,攜手廣大合作伙伴“揚帆起程領航未來”。
公司占地面積5萬多平方米。員工近百人,專業(yè)從事生產、銷售各種以下:304不銹鋼管、321不銹鋼管、310S不銹鋼管,耐高溫不銹鋼管、2520不銹鋼管、。
產 品 : 不銹鋼無縫管
生產工藝: 冷軋 冷拔
產品規(guī)格:
圓管:Φ6-630mm×1-30mm(外徑×壁厚)
彎管:Φ6-325mm×1-20mm (邊長×壁厚)
盤管:Φ6-159mm×1-8mm(外徑×壁厚)
1、前言
上世紀70年代,在歐洲的一些天然氣井中,為防止CO2腐蝕,采用9%Cr和13Cr%不銹鋼制作油井管;美國的油氣井也采用這種高鉻不銹鋼的油井管;后來,在API 5CT標準1988版中,補充了耐腐蝕油井管鋼種,如C-75鋼級增加了9Cr和13Cr兩個馬氏體不銹鋼鋼種;C-90增加了兩個鋼種。
上世紀90年代初,隨著天津大無縫全流程項目(電爐+連軋管+熱處理+螺紋加工)建成投產和寶鋼140機組品種的開發(fā),油井管的生產得到了快速的發(fā)展,不斷地滿足了國內油田開發(fā)的需要。 90年代后期,隨著我國油氣資源向著深井、復雜的地質條件區(qū)域開發(fā),油田向油井管生產企業(yè)提出了抗二氧化碳用的13Cr不銹鋼管需要,值此,也拉開了我國油氣用不銹鋼管開發(fā)的序幕。
2、我國油氣井用管發(fā)展簡況
2.1 中國油氣井管發(fā)展歷程
中國油氣井管生產有60多年的歷史。新中國建立以來,從1954年鞍鋼生產的 根無縫油管至今,中國油井管發(fā)展大致分為四個階段。
階段為1954 -- 1985年
鞍鋼、包鋼和成都無縫鋼管廠相繼生產油井管。生產初期,鞍鋼的油管產品按照鞍標和冶標(與原蘇聯標準等效)交貨。上世紀70年代原冶金部參照API標準,制定并頒布了“石油套管”部頒標準YB690-1970和“石油對焊鉆桿、鉆鋌、方鉆桿管材”部頒標準YB691-1970。成都無縫鋼管廠和包鋼參照上述標準生產套管和對焊鉆桿(包鋼只生產套管)。80年開始鞍鋼、包鋼和成都無縫鋼管廠開始按照API標準試制和批量生產油井管。在這一階段,上述三個廠為大慶、勝利、大港及四川等油田開發(fā)的油井管產品主要是DZ40、DZ50和DZ55等低鋼級產品(碳錳鋼,包鋼的鋼種里加入了量的鈮和稀土)。盡管是油井管的低端產品,但由于當時的冶煉、軋制、熱處理和管加工裝備水平較低,產品表面質量、尺寸精度和螺紋加工質量等都難以滿足油田要求。
第二階段為1986年-- 1991年
寶鋼從國外引進的Φ140mm全浮動芯棒連軋機組建成投產(可生產油管和5 1/2〞套管),使國內油井管生產的裝備水平有了突破性的進展,但由于受機組的規(guī)格所限,僅能為油田提供少部分規(guī)格和品種。從1986年1月起,原冶金部正式宣布廢除YB690-1970和YB691-1970等標準,一律改用等同API標準的YB/T和GB3303-1982系列標準生產油井管。1990年4月,成都無縫鋼管廠在國內 個通過美國石油學會頒發(fā)的API 5CT 5B、5D(7)會標許可證。但由于國內鋼管企業(yè)的整體水平仍較低,不能滿足油氣行業(yè)快速發(fā)展的需要,至1991年中國油井管產量僅13.67萬噸,國產化率僅13.54%。產品主要采用以碳錳鋼生產的J55鋼級的油套管,N80鋼級的油套管還處在研制階段。
第三階段1992年-2012年
隨著中國經濟步入高速發(fā)展的快車道,對石油需求不斷增加,推動了石油工業(yè)的快速發(fā)展,同時也拉動了油井管等能源用管需求的快速增長。另外,天津鋼管公司(天管集團前身)從國外引進的Φ250MPM機組的建成投產(現代化的全流程專業(yè)化油井管生產企業(yè)),一舉改變了中國油井管生產裝備及工藝的落后局面。之后又建成三條PQF三輥式高精度連軋管機組,這種機型代表了當今世界無縫鋼管軋制技術的 水平。這期間國內一些企業(yè)(包括寶鋼、成都無縫、衡陽鋼管、包鋼、西姆萊斯、安徽天大等)陸續(xù)投資新建了一批現代化的軋機并改造或新建了熱處理線和管加工線,使中國油井管整體制造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,油井管產量迅速增長。
在這一階段,中國油井管無論在產量、質量和品種上,都基本滿足了國內油田用管的需求,還大量出口到國外。2004年,中國油井管進口量為32.20萬噸,出口量為33.23萬噸,實現了油井管的凈出口。2008年中國油井管產量達到了630萬噸,出口333萬噸,進口24.57萬噸,凈進口308萬噸,國產化率達到95.5%。
第四階段2013年及以后
隨著中國經濟步入中高速發(fā)展,和非石化能源快速發(fā)展以及中國油氣行業(yè)開發(fā)增長呈下降趨勢(油氣用管表觀消費已達到峰值),其中石油開采呈現下降的趨勢(石油資源枯竭),石油管材的需求量不斷下降。未來中國油氣工業(yè)的發(fā)展是向著頁巖氣、煤層氣、海洋油氣(包括可燃冰)等資源開發(fā)。
盛世東和金屬材料銷售(黔東南市分公司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