產(chǎn)品優(yōu)勢圖
半高速鋼軋輥是在高速鋼軋輥的基礎(chǔ)上研制出的一種新型軋輥,其合金含量大約為高速鋼的一半。半高速鋼軋輥生產(chǎn)方法是將半高速鋼作為軋輥的工作層材料,將合金球墨鑄鐵作為軋輥的芯部材料,通過離心鑄造復合而成,與高速鋼軋輥相比,半高速鋼軋輥合金含量少、制造成本低、軋輥切削加工性能好。
(1)半高速鋼軋輥含碳量大多數(shù)在1.0%以下,組織中的碳化物含量通常在5-10%;
(2)半高速鋼軋輥由于合金含量較高速鋼軋輥少,軋輥硬度相對低一些,通常輥身表面硬度為75-85HSD,硬度不均勻度≤2HSD;
(3)半高速鋼軋輥的耐磨性低于高速鋼軋輥,但是半高速鋼軋輥的韌性、咬入性、抗疲勞性和切削加工性能卻明顯優(yōu)于高速鋼軋輥;
在軋制中,軋件與軋輥相互作用,軋件在軋輥作用下產(chǎn)生塑性變形,軋機、軋輥等受軋件的反力產(chǎn)生彈性變形。當然,軋件也伴有小的彈性變形,通過軋輥后有極小的彈性變形量恢復,增加了軋件厚度。如圖所示,厚度為H的軋件經(jīng)過軋輥壓下Δh總,但由于軋輥彈性變形,軋件減少壓下Δh1;同時軋件出軋輥后,由于彈性變形恢復,軋件壓下減少Δh2。結(jié)果,軋件實際壓下量Δh=Δh總-Δh1-Δh2當Δh總=Δh1+Δh2當時,軋件通過軋輥將不產(chǎn)生壓下,這時的軋件厚度即是小可軋厚度。斯通(M.D.Stone)、羅伯茨(W.L.Roberts)、福特-亞歷山大(H.Ford)-(J.M.Al-exander)等人都對小可軋厚度公式做過理論推導。
按斯通推導的計算公式,小可軋厚度 hmin=3.58DμK / D
產(chǎn)品案例
公司實力
(4)特硬輥le氏硬度約為85—100,用于冷軋機。
軋輥由輥身、輥頸和軸頭二部分組成。輥頸安裝在軸承中,并通過袖承座和壓下裝置把軋制力傳給機架。鉑頭和連接軸相連接,傳遞軋制扭矩。軸頭有三種主要形式;梅花軸頭、萬向軸頭、帶鍵槽的或圓柱形軸頭。實踐表明,帶雙鍍槽的軸頭在使用過程中,鑲槽壁容易崩裂,目前常用易加工的帶平臺的袖頭代替雙因槽的抽頭。
直徑超過400mm的冷軋軋輥,在鍛造后,多半在中心饅一個670一250mm的通7L。這樣,一力面可以使軋輥經(jīng)熱處理店的內(nèi)應力分朽均勾;另一方面在軋輥表面淬火時,可對軋輥通水冷卻,提高淬火效果。
軋輥是軋鋼廠軋鋼機上的重要零件,利用一對或一組軋輥滾動時產(chǎn)生的壓力來軋碾鋼材。它主要承受軋制時的動靜載荷,磨損和溫度變化的影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