產(chǎn)品詳細介紹
眾鑫42crmo冷軋耐磨錳鋼板圓鋼金屬材料(陽江市分公司)是一家集科研、開發(fā)、設計、生產(chǎn)、銷售 45#特厚板材為一體的新興民營科技型企業(yè),公司本著“以人為本,為客所想”經(jīng)營方針,努力做好每個 45#特厚板材產(chǎn)品,回報客戶的厚愛。您們的需求永遠是我們的追求,我們將一如既往的以扎實、勤懇的工作作風服務于客戶。
通過激光沖擊強化對42CrMo鋼板中碳合金鋼進行了表面強化處理。采用顯組織觀察、硬度測試、摩擦磨損實驗研究了不同脈沖能量的激光沖擊強化處理對42CrMo鋼組織和性能的影響。結果表明:未經(jīng)激光沖擊強化的42CrMo鋼組織中鐵素體均勻連續(xù),珠光體片層間鐵素體較為明顯。隨著激光沖擊強化輸出能量的增加,組織中鐵素體越來越分散,珠光體片層組織越來越不明顯,激光沖擊強化后42CrMo鋼中有大量位錯、亞晶出現(xiàn)。在32~36 J的脈沖能量范圍內(nèi),激光沖擊強化的該鋼的表面硬度和耐磨性顯著提高,并在表面形成了厚度0.75 mm的硬化層。激光沖擊強化沖擊能量越高,42CrMo鋼硬度越高,耐磨性越好。
目的探究二次噴丸工藝參數(shù)對42CrMo鋼零件表面完整性的影響規(guī)律。方法建立三維隨機噴丸有限元模型,并通過實驗驗證有限元模型預測殘余應力的準確性。將一次噴丸后零件的表面形貌和應力應變結果作為初始狀態(tài)導入到二次噴丸模型中,構建出二次噴丸預測模型。分析二次噴丸參數(shù)對42CrMo鋼零件表面殘余應力場、表面粗糙度以及等效塑性形變場的影響情況。
結果二次噴丸后,42CrMo鋼板零件近表層(0~100μm)的殘余壓應力值均比初始狀態(tài)有所增加。增加二次噴丸覆蓋率對表面殘余應力的作用為明顯, 可比初始狀態(tài)提高63.3%,而增加二次噴丸直徑對殘余應力的改善效果42crmo鋼板不明顯。過度增加二次噴丸速度會導致表面粗糙度明顯增加,提高二次噴丸覆蓋率可顯著降低表面粗糙度,覆蓋率為300%時,粗糙度比初始狀態(tài)減小了14.4%。表層PEEQ值隨著二次噴丸速度、彈丸直徑和覆蓋率的增加而增加,但當二次噴丸速度、彈丸直徑和覆蓋率增加到一定程度后,表層PEEQ值會趨于飽和。
基于深冷處理提供的溫度場和永磁體提供的勻強磁場,對42CrMo鋼板合金鋼進行磁場深冷處理,并與常規(guī)工藝和深冷處理工藝進行了對比分析。結果表明:磁冷工藝在深冷處理工藝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了42CrMo鋼的耐磨性,磁冷工藝處理材料的耐磨性較常規(guī)工藝和深冷工藝分別提高約26. 7%和22. 2%。
這是由于深冷處理使得殘留奧氏體進一步轉化為馬氏體;深冷處理也使得過飽和馬氏體析出大量碳生成碳化物;深冷處理中磁場的存在對α-Fe晶格的作用使過飽和馬氏體析出碳的方向得到優(yōu)化,回火屈氏體在磁場方向致密聚集,耐磨性提高。 基于有限元計算分析了直徑為Φ40 mm的42CrMo鋼圓棒試樣分別使用淬火油和PAG水基液淬火后試樣不同位置的組織、硬度以及淬火過程中的溫度變化,采用硬度檢測和顯組織分析對模擬結果進行了驗證。42crmo鋼板結果表明,當使用淬火油淬火時,試樣表面由奧氏體向馬氏體和貝氏體轉變,心部由奧氏體向貝氏體轉變;當使用PAG水基液淬火時,試樣表層幾乎轉變成馬氏體,心部轉變成馬氏體和貝氏體;試樣經(jīng)淬火油和PAG水基液淬火后,表面硬度分別為58和55 HRC,均由表面至心部硬度逐漸降低,但使用PAG水基液淬火后試樣的心部硬度比用淬火油的高5 HRC,約為50 HRC。
目的提高42CrMo鋼板激光淬火后硬化層的深度和分布均勻性。方法利用COMSOL Multiphysics軟件對42CrMo鋼激光淬火過程中溫度場的演變進行分析,且考慮材料的熱物性參數(shù)隨溫度變化。通過設定激光工藝參數(shù)模擬試樣的溫度場分布,利用馬氏體轉變條件得到硬化層形貌尺寸。參照模擬結果,利用連續(xù)輸出的光纖耦合半導體激光器對42CrMo鋼進行激光淬火實驗,用熱電偶測溫儀對試樣測溫并與模擬的溫度歷史曲線進行對比,用光學顯鏡對試樣橫截面處硬化層形貌進行分析,將實驗所得硬化層形貌與模擬結果進行比較。并在相同的功率密度下,改變光斑的幾何尺寸進行模擬,分析并比較硬化層的幾何特征。結果實驗所測某點的溫度歷史曲線與模擬結果一致性較高,硬化層實際形貌與模擬結果基本吻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