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們的【認證】IATF16949認證長期合作視頻現(xiàn)已上線,從細節(jié)到整體,從外觀到性能,讓您了解它的每一個方面。


以下是:福建漳州【認證】IATF16949認證長期合作的圖文介紹

多年的不懈努力和歷練,使博慧達iso56005認證、as9100d認證(漳州市分公司)擁有一大批經驗豐富的 IATF16949認證、as9100d認證設計、安裝技術人員及管理人員。通過與國內外同行的廣泛交流與學習,積累了豐富的經驗,掌握了先進的 IATF16949認證、as9100d認證技術和設計理念,使用戶在滿足佳使用條件下實現(xiàn)低得投資成本,從而實現(xiàn)投資小化,收益大化。



公司領導是否關注質量目標完成情況。在審核過一家企業(yè),總經理說;我不看這些數(shù)據(jù),我不關心目標完成情況!我問為什么?他回答這是咨詢師定下的,不是我要的??杀?!QMS運行成這個樣子。我還審核過一家日資企業(yè),其總經理到任后件事,到各部門與部長談:目標的設置和目標值,公司要求多少,部門有什么困難和要求需公司支持。通過手情況了解,公司定下的質量目標既是管理層的要求,又成為各部門年度工作的追求,而且目標值確定也不空想,完成也有了保證。兩個企業(yè)成了明顯的對照。認證 質量目標定下后並不是現(xiàn)有的信息一定能統(tǒng)計出來的,往往出現(xiàn)問題是,尚不知道如何去收集分子和分母的值。有一個企業(yè),設定目標為“一次檢驗合格率”,但現(xiàn)場沒有一次交驗檢驗結果的記錄,只能以檢驗合格率的概念來計算。所以,設定質量目標后尚需要建立一個“目標統(tǒng)計系統(tǒng)”,每項目標的計算公式,其分子和分母的值從哪些原始數(shù)據(jù)中去統(tǒng)計,目標的主責部門是誰,由哪個部門匯總計算,統(tǒng)計頻次多少(每月一次,還是每季一次、每年一次),這些都需要事先確定好。




關于延伸驗廠(1.1節(jié)) · 必須距離主要制造現(xiàn)場不大于10英里(即約16公里)并且不超過60分鐘車程; · 允許將支持人員部署在擴展制造現(xiàn)場,可以更好地反映公司運用操作。 這將確保所有IATF認可的認證機構的應用一致性,支持IATF關于擴展制造現(xiàn)場的概念,很多以前的延伸現(xiàn)場都不能再算,只能回到多現(xiàn)場“集團認證”上來,審核的人天將會增加。 02 審核周期(5.1.1節(jié)) · 刪除了6個月和9個月的監(jiān)督審核間隔,因為其使用頻率很低并且增加了計算監(jiān)督審核時長的復雜性; · 取消了對逾期監(jiān)督審核的吊銷,改為允許監(jiān)督審核延期3個月; · 如果超過了監(jiān)督審核時間或再認證時間,認證機構將直接吊銷。 03 確定審核時長(5.2節(jié)和5.4節(jié)) · 增加了不符合項驗證的具體增加時間,確保審核員有適當?shù)臅r間進行有效驗證: 1個嚴重不符合項增加1-1.5小時 1個一般不符合項增加0.5-1小時 · 為了確保審核的有效性,多現(xiàn)場集團認證不管有幾個地點,多允許減免審核時長一律只有15%的審核人天; · 將 的審核時長減免從50%減少到30% 不符合項關閉需要額外的時間,現(xiàn)在改變后,無論幾個現(xiàn)場只有一個減免規(guī)則就是15%。 04 審核策劃(5.7.1節(jié)和5.7.2節(jié)) · 組織必須在下個審核日期開始前至少90天確定審核時間,以確保認證機構資源的有效調配,不包括特殊審核; · 組織必須在審核開始日前至少30天提供審核策劃所需要的信息,以便認證機構的審核組策劃審核; · 如果組織沒有在規(guī)定的時間內提供需要的信息,認證機構可能會延遲或者取消審核。 05 不符合項管理(5.11節(jié)) · 針對嚴重不符合項,組織必須在15天內回復嚴重不符合項,包括糾正措施和措施有效性的證據(jù); · 自審核末次會議結束之日起,應在30天內向認證機構答復糾正措施的實施情況; · 未在規(guī)定的時間對不符合項的管理作出回應,認證機構將吊銷。 不符合項管理(100%解決) · 一次特殊審核,以驗證100%解決糾正措施的有效性,將100%解決狀態(tài)調整到關閉,必須在下次例行審核90天前完成; · 在認證機構實施100%解決的驗證前30天,組織必須提前向認證機構提交糾正措施。 06 遠程審核(7.3節(jié)) · 遠程審核可以在一定條件下用于遠程支持功能的審核; · 遠程審核不允許制造現(xiàn)場進行虛擬審核。 07 認證退出過程(8.0節(jié)) · 認證退出過程只有兩個輸入:績效投訴;監(jiān)督、福建漳州本地再認證或特殊審核期間發(fā)布的不符合項; · 所有績效投訴,包括IATF OEM特殊狀態(tài)條件,將通過IATF投訴管理系統(tǒng)(IATF CMS)接收; · 針對交付績效投訴,需要安排特殊審核,已驗證糾正措施的有效性,時間不超過認證機構接到投訴的180天內完成。 新出的第六版規(guī)則,比之前的嚴格了許多,特別是時間的限制。




企業(yè)的實驗室是企業(yè)計量技術機構,絕大多數(shù)企業(yè)往往被管理層指定為承擔測量管理體系的策劃、建立和運行部門,樓主非常關心這情況下實驗室又建立了實驗室管理體系,如何處理兩個管理體系之間的關系。我的看法如下:測量管理體系屬于整個企業(yè),實驗室管理體系屬于實驗室自己。兩個體系一個大(屬于整個企業(yè)),一個小(僅屬于實驗室一個管理部門),《管理手冊》這個“憲法”級文件就應各自獨立。但實驗室也是企業(yè)的一個組成部分,對企業(yè)而言其主要職責是測量過程的實施和/或測量設備的計量確認,為了處理好一大一小兩個管理體系的關系,以企業(yè)全局來看,實驗室管理體系的程序文件可以獨立,但盡管獨立也不能與企業(yè)測量管理體系程序文件相抵觸。若實驗室管理體系的程序文件適用于企業(yè)實驗室以外的各單位,也可以直接納入測量管理體系程序文件中,功能或名稱完全相同的程序文件,測量管理體系不一定再另外再制定。上述這個原則也適用于處理與其它管理體系(質量管理、管理、環(huán)境管理、能源管理、設備管理、行政管理等等各種管理體系)的關系。其它管理體系也有文件管理、記錄管理、管理評審、內部審核、糾正措施、……等一系列管理程序,對于這些各種管理體系都需要的程序文件,企業(yè)完全可以制作成“公用積木塊”式文件。我的建議是體系“模塊化”管理,有人稱為管理體系的整合,我并不贊成,我認為還是稱為管理體系的模塊化為好。一個公用積木塊文件可能適用于數(shù)十個管理體系,光整合后的體系名稱在文件中就占據(jù)了大量篇幅,很不經濟,甚至某些管理體系(如樓主所說的“聽說”)不愿意與其它管理體系“整合”。企業(yè)各種體系模塊化管理后,測量管理體系可直接采用“公用積木塊”程序文件,不再另行制定,僅制定測量管理體系特殊的“專用積木塊”程序文件即可,選擇合適的“公用積木塊”和測量管理體系“專用積木塊”搭建企業(yè)測量管理體系這個“大廈”就很方便了。




肺炎疫情下的質量、環(huán)境和職業(yè)管理體系運行建議 2020年新年伊始,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疫情在武漢暴發(fā),全國各地展開疫情保衛(wèi)戰(zhàn)。截止2020年2月2日12時11分52秒,全國確診14414例,疑似病例19544例,治愈人數(shù)335人,死亡304人。其中浙江累計確診661例。無疑,疫情及其防控已經成為各單位面臨的內外部環(huán)境。 那么可以從哪些方面考慮對我們的管理體系的影響,以及如何應對呢?以下列出了我的一些建議: 1)合同訂單的影響。 雖然剛好處于春節(jié)假期前后,很多企業(yè)還沒有開工,但開工日期已經越來越臨近。需要提前確認: a) 與顧客溝通,原有的合同訂單是否仍然有效。是否需要變更(數(shù)量、交貨期等),以及協(xié)商這些變更產生的影響。應充分評估疫情形勢下顧客的結算能力。 b) 自我評估交付能力,如有交付風險,應盡早與顧客溝通,以盡可能降低雙方風險。必要時,應將單位的狀態(tài)及應對策略告知顧客。交付風險還包括交通運輸、及相關方停工等導致的異常。 c) 主動調查外部供方的供貨和交付能力,了解他們及他們的供方面臨的較大風險,采取必要的措施降低外部供方異常(如出現(xiàn)感染)導致的風險。 以上協(xié)商和溝通應考慮人員間往來的不便,以及相互的疫情防控要求。 2)生產和運營的影響。 生產和運營領導層,要考慮: a) 勞動力是否能如期地配置到位。如無法滿員,如何彌補。新員工、換崗人員的能力培訓如何組織。 b) 疫情防控要求下的生產和運營的組織方式是否需要變更,如降低人員密度、減少接觸機會、臨時取消部分會議等。必要時在征得顧客同意的情況下變更產品/訂單要求,以降低風險。 c) 是否需要對產品采取防止污染的措施,防止病毒通過產品或包裝物傳播。 3)環(huán)保工作的影響。 由于疫情防控的要求,各單位通常需要采用適當?shù)貧⒕鷾缦x措施。應控制疫情防控產生的污染和廢棄物。 4)職業(yè)工作的影響。 各單位應考慮本地政府、專業(yè)機構的要求,在單位管轄范圍內采取必要的疫情防控措施,辨識感染風險,策劃和控制措施。這可能要考慮員工返廠如何排查狀態(tài)(排查的場所、設施、時機、工作人員配置、溝通和報告、應急措施等),如何控制外部人員,如何內部人員受到感染,失控的緊急情況及應急措施等。 肺炎疫情下的質量、環(huán)境和職業(yè)管理體系運行建議 管理層應為體系運行提供充足的資源。 針對疫情的重大風險,應形成文件化的管理方案和記錄。 5)內審、管理評審、迎接外部審核等體系工作的影響。 管理層、管理者代表、體系專員應考慮疫情形勢下的人員聚集導致的風險,采用互聯(lián)網技術、文件評審等方式來組織內審和管理評審。也可以變更體系運行計劃,推遲這些活動。 應建立疫情應對的組織機構,落實責任。針對關鍵場所、關鍵時期安排必要的監(jiān)督檢查。 各單位應與合作的認證機構保持溝通,討論并確定外部審核的時間和方式。 6)經營計劃和目標的調整。 因全國疫情對本單位的影響,需要考慮年前或年初編制的2020年經營計劃或質量、環(huán)境和職業(yè)專項計劃是否需要修訂,以適應形勢的需要。這些調整包括經營目標指標及實現(xiàn)的具體措施、考核評價等。 7)機遇辨識及災后恢復計劃。 雖然全國疫情對單位的生產經營可能是災難性的,但仍然要考慮是否存在體系改進的機遇。這些機遇可能有: a) 生產和經營的組織方式的優(yōu)化。如機器人技術、互聯(lián)網技術、外包等。 b) 有充足的時候審視管理體系,整理和改進管理體系文件,管理體系的適宜性。 c) 疫情可能會產生一些新的市場需求,可能會改變供應鏈關系,也可能會淘汰一些無法應對疫情形勢的競爭對手,從而出現(xiàn)戰(zhàn)略機遇。 調整經營計劃時要考慮災后如何恢復?;謴凸ぷ骺赡苌婕爱惓F陂g的工作補救措施(如對產品質量的回訪、補充內審等)、人員培訓、市場開拓、外部供方優(yōu)化(如淘汰一些能力低下的供應商)、體系的反省和改進等(可能需要考慮重新組織環(huán)境因素和危險源的排查,重新評價風險,評估原有措施的有效性等)
點擊查看博慧達iso56005認證、as9100d認證(漳州市分公司)的【產品相冊庫】以及我們的【產品視頻庫】